福建茶叶供应一斤也是批发价,包邮发货! 点击 加王女士 QQ 咨询,就是包您满意!

中国茶叶消费市场分为三类创新

茶叶新闻 新绿茶

中国茶叶消费市场分为三类创新 《中国茶业创新白皮书(2021)》已正式发布。就国内茶叶消费市场的创新,大体可分为三类:传统饮茶市场的创新、 新型茶饮市场的创新以及深加工产品

中国茶叶消费市场分为三类创新
 
《中国茶业创新白皮书(2021)》已正式发布。就国内茶叶消费市场的创新,大体可分为三类:传统饮茶市场的创新、 新型茶饮市场的创新以及深加工产品市场的创新。
 
传统茶饮市场
 
从传统饮茶的角度,通常关注较多的是3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30-60岁人群。如果根据饮茶频率的高低将消费者分为不饮茶、偶尔饮茶或经常饮茶三种类型的话,市场创新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培育消费者,将不饮茶的消费者培育成饮茶消费者;二是提高饮茶频率,将偶尔饮茶的消费者培育成经常饮茶的消费者。
 
这方面的市场创新,一直在以多种方式持续进行,较为常见的是从产品便捷化和时尚化、消费场景多元化以及综合体验三方面着手。
 
尽管传统饮茶人群多为30以上,但饮茶的习惯的形成,却普遍要早得多。管曦和杨江帆等人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研究(CKB)10个项目地区512824个样本数据对中国茶叶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发现,38.5%的消费者主要在15~20岁年龄段形成饮茶习惯。这说明针对20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培养其饮茶习惯的重要性(管曦和杨江帆等,2018)。这一研究说了为什么年轻人喝茶的问题长期备受关注。
 
 
消费者形成饮茶习惯的年龄分布
 
(资料来源:管曦和杨江帆等,2018)
 
02
 
新型茶饮市场的创新
 
二十多年前,大家普遍担忧年轻人全给可乐拉走了。十几年前,瓶装茶饮料兴起,且不说瓶子里的“茶”有多少,但怎么说总是带个“茶”字,一定程度上是茶的概念在年轻群体中的前置性推广。最近几年,新型现制茶饮市场(简称“新茶饮”)勃兴,对年轻人市场茶的消费与推广起到了更大促进作用。
 
新式茶饮是指以茶叶及制品为主要原料,以鲜奶或奶制品、水果、糖、谷物、酒及香料等为辅料,经现场提取和调配制成的茶饮。其主要包括奶茶、水果茶、纯茶、抹茶、混合茶等系列茶饮品。为满足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需求,新式茶饮类型居多、设计时尚,且其发展与迭代速度较快。新式茶饮的发展不仅满足了新时代茶叶消费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为培养新一代的饮茶群体提供良好方案。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2021年9月23日发布了《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新茶饮主要有五新:新食材、新口味、新技术、新人类、新文化传播;新茶饮具有文化和社交属性:色彩丰富、颜值高;国货品牌;有流行趋势,有潮文化产品属性;品牌主张与个人价值主张的认同感;二次元的落地;产品持续创新下带来的新体验(新鲜感、新奇感、微探索、微挑战);综合各类因素带来的社交属性;目前新茶饮处于3.0 阶段:“茶+奶+水果+文化”。报告显示,2020年底,新茶饮店数37.8万家,市场已达千亿级别规模。
 
喜茶、奈雪的茶和蜜雪冰城为新茶饮的头部代表企业。新茶饮因为颜值、口感、话题和社交等因素,深得年轻人的心。根据奈雪的茶于2020年12月3日发布的《2020年新式茶饮白皮书》用户调研数据显示,90后与00后消费者成为新式茶饮主流消费人群,占整体消费者数量近七成,其中近三成的90后与00后消费者购买新式茶饮的月均花费在400元以上。
 
尽管新茶饮不属于传统茶行业,本质上属于餐饮行业,但新茶饮一是传播和推广了茶饮概念,二是消耗了若干万吨为单位的茶叶,三是新茶饮店中原叶茶呈兴起之势,四是头部新茶饮企业在数字化尤其是数字化会员营销方面做得不错,因而虽然不能照搬但值得关注。
 
03
 
茶包的升级
 
传统袋泡以其冲泡便捷,成为欧美茶叶产品的主流形态。在中国,以立顿为代表的袋泡茶产品也在办公室和商务酒店为主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仅立顿一家也有年销售额数亿元的规模。
 
不过,传统袋泡因为所采用的原料所限,在中国市场上一直认知偏低,毕竟是遍地名优茶的国度。也正因如此,传统袋泡茶产品目前处在发展瓶颈。
 
而三角袋泡,采用原叶茶,兼顾了冲泡便捷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传统袋泡茶的升级产品。实际上,三角袋泡产品出现并非近年的事,但直到最近两年才出现形成一定声势的品牌企业,如广州茶里集团。茶里的核心产品是原叶三角袋泡,分为原味、拼配(调味)、养生和礼盒系列,采用全渠道,并开设零售体验店内,为顾客提供原叶萃取、拼配丰富的新式茶饮,为消费者带来传统茶的新式喝法,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茶里模式的创新,大体介于新型茶饮市场与传统饮茶市场之间,有较为精准的核心消费人群与消费场景定位,围绕核心产品采用现代营销方式深耕利基市场。
 
04
 
深加工产品
 
深加工终端产品包括以茶叶功能成分、速溶茶、茶浓缩汁、茶籽油、茶树花为原料开发的天然药物、保健食品、茶食品、食品添加剂、个人护理品、动物健康产品、植物保护剂、建材添加剂等功能性终端产品。目前,我国茶叶深加工领域年利用茶叶原料20多万吨(约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7.7%),创造了1 500多亿元的产业规模(刘仲华,2019)。
 
 
茶仕利的系列产品
 
随着技术发展,液态茶饮料和固态速溶茶产品日益丰富;超微茶粉(抹茶)在食品上应用的技术突破以及各类新产品的开发,推动了茶食品行业的持续发展,茶食品开发从面包、蛋糕、饼干等国外主流食品向传统食品转变,茶绿豆酥、茶月饼、茶面条、茶豆腐等我国特色食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丰富和扩充着我国的食品市场。(尹军峰,2021)
 
 
各种茶酒
张禹佳等人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专利文献计量法对茶产业深加工信息技术进行挖掘分析,结果表明:茶叶深加工方面,中国专利申请总量远远多于国外,但是中国专利分散在众多申请人名下,且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国外专利集中在少数企业名下,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中国的技术发展落后于日本、荷兰、韩国和瑞士。中国专利技术主题以提取物应用于食品饮品、茶叶提取和提取物应用于保健品为主;日本与韩国的专利申请量远远高于中国各省市,技术主题以提取、提取应用于食品饮品和化妆品日化用品为主,国外技术领先优势明显。(张禹佳,2021)
 
张禹佳等人分析了前24家专利人申请情况,排名前10位的专利申请人中,外国企业 9 家、 中国研究机构 1 家;排名前24位的专利申请人中,外国企业 12 家、中国研究机构 4 家、中国企业 7 家。就专利数量而言,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供247件,占全部数量的18.1%,仅相当于日本花王一家的数量;7家中国企业共129件专利,仅占全部数量的9.5%。
 
 
由此也可见中国深加工产业的大体状况。除茶饮料外,深加工的多个方向尽管参与的中小企业很多,但都还缺少大企业或尚未做出大市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将更有助于科技成果转化,并在做大市场基础上更进一步推动深加工的深入和多元发展。对于传统茶企而言,既不能对深加工的机会视若无睹,也不能仅仅将其看做点缀门面的时尚而草率,而应基于自身资源条件面向未来前瞻安排。